体验试驾 深度评测晶锐1.4L自动前行版

前几天领导安排写个晶锐的车型导购文章,于是乎就对这个小家伙开始研究了起来,其实之前对这种精品代步小车的关注还是挺少的,没想到一研究起来倒还挺感兴趣,那怎么办,要不借一辆过来玩玩?然后就有了现在您看的这篇文章。

其实在导购文章中,明确的写着买晶锐就推荐1.6L创行版,算是高配车型,算了,还是再介绍一下吧,晶锐一共有八个车型、分1.4L和1.6L两种排量车型,变速箱则配备了6速自动和5速手动,低配车型名为前行版,另外配置稍高的为创行版,还有一款运动版和顶配车型智型版四种配置结构。

好了,都清楚了吧,其实那天我去提取试驾车时我一开始是拒绝的!为什么呢?4S店给我调配的是一台1.4L自动前行版的车型,也就是最低配车型,(售价7.99万元)只提供了一些基本的配置功能,对于精品小车来说的确有些精不起来啊。好吧,凡事要学会逆来顺受,低配可能也有低配的乐趣,专心开车也挺不错。
下面来说说这个小家伙的出生平台,其实大伙都很希望全新一代的晶锐采用MQB的平台来开发,但是理想并未照进现实,还是采用了PQ25平台,只不过经过了小幅的改进,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小家伙还获得了红点设计大奖,据厂家介绍说,全新晶锐采用了斯柯达最新的设计基因,水晶切割设计理念,利用了许多犀利的线条和折面营造出动感阳刚的视觉效果,你看新明锐不就是这样的吗,只不过在晶锐身上更能凸显罢了。


围着晶锐转了一圈,实话说,高配车型在外观上看起来真的要漂亮不少,双色的车身配色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车的时尚程度,而反观这台白色低配车型就显得要逊色不少,不过好在新晶锐外形轮廓得到了硬朗的修饰,相比上一代晶锐更加具有中性的特质。即使大男生也不会觉得此车过于小气,帅气时髦一些会得到更多的宽容度。
低配都有啥?外观部分


从外观上来看,就能明显的看出它是有多么的朴实无华了,首先,前脸部分没有过多的修饰,连中网的镀铬装饰条也仅仅只有一圈而已,不过直瀑式黑色的中网倒是还增添了几分运动的气质。

接着往下看,作为低配车型雾灯的缺席也是厂商惯用的做法。而大灯方面无论是远近光还是转向灯均为卤素光源,透镜只存在在高配车型当中。

继续延伸下去,左右两侧的放光镜倒是为前脸的简陋挽回一丝颜面,集成了转向功能,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今天这辆7.99万元的晶锐其实是加装了1000元选装包的,内容包括与车身同色的后视镜外壳、以及电动调节后视镜(带加热)、四门电动车窗、座椅高低调节。

这样算下来其实这款1.4L前行版晶锐最后的裸车售价在8.09万元,至于这1000元的选配还是比较值得的。例如最实用的一点就是电动车窗,现在谁还能忍受手摇的车窗呢。复古范儿吗?

另外,轮毂尺寸由于受到成本的压制也仅仅做到够用,钢制轮毂为了遮羞配备了一块塑料轮圈罩,好在使用了邓禄普的轮胎,至少看起来品牌不错。而制动系统为前刹车盘式,后刹车鼓式,在小型车中这样的搭配算是比较常见的。
内饰简单好用


新晶锐的内饰其实作为小型车的它来说缺少了一些个性化元素,不过大众集团一贯比较保守的设计风格也算一种另类的个性,灰白相间的配色风格还是提供了一些年轻的车内氛围,整体的做工保持了大众一贯精良的水准,只是用料方面还是硬塑料居多,没办法,成本决定一切。

放眼望去,整个内饰能操作的地方除了收音机就是空调了,不过也还好,要的就是让你去用心驾驶,从A点安全到达B点,这才是入门级车型最大的价值体现,而使用起来的上手程度也相当轻松,基本只要是看过车的人都没有问题。橡胶一体成型的方向盘提供的手感还不错,多功能按键什么的当然没有,好在安全气囊没被阉割,方向盘支持上下两项调节,配合选配的座椅上下调节,寻找舒适的驾驶位置还是比较方便。

所配备的收音机功能十分简单,在上方空余位置安置了一个储物格,这个储物格放手机非常好用,因为空调出风口就在上面,如果手机用时间长了发热较大,放进去一会儿温度立马下降许多。

而手动空调样式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布局,其实手动空调在使用起来的自主度更高,经过我们实际测试在制冷速度方面还算优秀。
化妆镜的缺席令我们女性朋友感到无奈。

空间表现中规中矩
小车的命运注定了内部空间的局限,在乘坐空间方面仅仅的满足一般需求而已,反正如果是没孩子的小两口或者毕业大学生应该不会觉得空间方面存在问题,对于有孩子的三口之家来说就显得不够用了。


我们新来的同事妹子身材高挑,1.75的高个儿在体验晶锐的座椅空间时给我反馈到:前排织布的座椅还挺舒服的,柔软度也够,只是看起来不高档,还有手动调节的座椅前后、上下我还是不喜欢,自动的才方便嘛。而后排比前排还是要宽敞一点的,就是中间凸起的鼓包不好放脚,并且还有个储物槽,我可不想被人踩我的钱包和手机。


另外,在储物空间方面晶锐前排还算够用,手套箱内部的空间能放下3-4瓶矿泉水,档把前的杯架设计成了一大一小的布局,大的能卡住一瓶小的矿泉水,而小的就显得有些鸡肋了。另外前排门板左右两侧也设计了大小合适的储物格,比较令人不满的就是后排的门板未设置储物空间,后排乘客物品有些只能放在地板或座位上了。
掀背的后尾门很实用


在空间方面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就是它可以掀背式开启后备箱,开启的角度比常规开启的都要大很多,不过这也是斯柯达一直保持的一种个人风格,整个后备箱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平整,在我们出去测试时,装两个放设备的储物箱完全没问题。
搭载大众经典的EA211,这款机器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只是今天这款晶锐去掉了涡轮增压器,最大功率为66千瓦,最大扭矩为132牛米。

驾驶质感出色
另我意想不到的是,区区1.4L自然吸气的小车给我提供的驾驶质感还不错,得益于车身短小的优势,整车的行驶反馈都积极灵敏,并且在走走停停的市区一点也不累,变速箱与发动机的匹配也很平顺,低速换挡的顿挫感控制的在一个令人舒适的范围。

其实很多人觉得1.4L的自然吸气动力会感到不足,但是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完全不用担心,线性的输出曲线在环路上跟车行驶一点也不费劲,对油门踏板稍加施力它就能给予很积极的反馈,并且转速上升的幅度很大,从2000rpm开始一直到5000rpm一直都能提供较为充沛的扭力。

另外,在日常代步驾驶中,变速箱升档很是积极,基本转速不会超过2000rpm,虽然转速较低,但是并不会出现乏力的感觉,整体的低扭表现优秀。

除去较为满意的动力表现,转向的质感回馈比一般自主车型更为真实、顺畅。整体的操控手感很扎实,稍显沉稳的方向阻尼丝毫感觉不到小车特有的飘忽感。并且在转向精准度方面表现的优秀,在小型车里面算出类拔萃的一类。
测试成绩 总结点评

在百公里加速测试中,晶锐做出的成绩为13.81s,这个速度如果单独拿出来看是比较慢的,但是考虑到晶锐只是一辆1.4L自然吸气的小车,并且还是自动挡,所以这个成绩算是对得起它自身的动力配备。另外,我们从加速曲线中能看出,晶锐在起步阶段达到了0.5G的加速值,但是较小的动力储备,使得之后的加速G值一直在0.1-0.2之间徘徊,整体的加速比较线性,仍然提供的是一种平稳的加速感觉。

43.67米的百公里刹车成绩表现的不够优秀,虽然在日常行驶中很难用上全力制动,但是更短的制动距离能提升不少的安全性,从图中数据表明,晶锐的制动力度一直保持的比较均匀,如果在尾端能在增加点制动力度则会好上很多。

在绕桩测试中,晶锐的悬挂设定偏软,所以整车车身的侧倾比较明显,外加低配车型配备的175轮胎抓地力欠佳,很容易车没到极限轮胎就到了。除去上诉两点不足外,值得表扬的是晶锐的车尾循迹性表现良好,整个绕桩在轮胎允许的情况还是比较行云流水的。

在两天大约200公里的试驾中,晶锐陪着我走过高速、市区、除去测试时关闭空调外其余全程都是空调开启的状态,一共消耗了100元93标号的汽油。最终百公里油耗大约在7.7L左右。

在实测噪音环节,我对晶锐分别进行了60km/h、80km/h、120km/h和怠速四种条件下的车内噪音数据采集,得到了上述成绩。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晶锐的静音水平还算及格。

总结:
通过对晶锐这几天的接触,作为入门级小车来说从产品层面上来说没有什么硬伤,驾驶质感和实用性都还不错,如果仅仅拿来代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台低配车型始终觉得在价格上不是那么的实惠,7.99万元的售价,在加1000元的选配,最终售价达到8.09万元的售价并不便宜,要知道现在许多自主的A+级紧凑车型也在这个价位左右,所以如果能在售价方面做出一些实际的折扣那么相信接受这种精品小车的消费者会逐渐增多。